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“熬夜一时爽,一直熬夜一直爽”,尽管都知道熬夜百害而无一利,但依然有人熬着最晚的夜,敷着最贵的面膜,伤着最宝贵的的身体。然而,一则“35岁程序员长期熬夜脑干出血”的新闻,再次敲响了健康警钟——脑出血曾经看似老年群体的“专属”,正在向年轻群体蔓延。
什么是脑出血?
脑出血,又称脑溢血,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,约占脑卒中的13%。它是由脑动脉破裂引发的周围组织局限性出血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每10万人中,约有60-80人因脑出血发病,占全部脑卒中的20%-30%。这一数字背后,是无数家庭因忽视健康而付出的沉重代价。
脑出血伴脑疝
长期熬夜 潜伏在身边的脑出血诱因
长期熬夜究竟是如何成为脑出血的 “导火索” 的呢?当我们熬夜时,身体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交感神经持续兴奋,促使血压不断升高,血管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长此以往,血管弹性逐渐下降,变得愈发脆弱。此时,一旦遇到情绪激动、剧烈运动等诱因,血压骤然升高,原本脆弱的血管就可能不堪重负,发生破裂,进而引发脑出血。
脑出血的“幕后元凶”除了熬夜,脑出血的“元凶”还有这些:
动脉瘤与脑血管畸形:动脉瘤是脑血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“鼓包”,易破裂出血。这类病变需通过颅内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脑血管成像(MRA)才能发现。
动脉瘤
脑血管畸形
高血压与血管硬化: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壁硬化、变脆,情绪激动时血压骤升,极易引发血管破裂。这也是脑出血常发生在情绪激动时刻(如打麻将赢牌后)的原因之一。
出血危险信号,你中招了吗?
脑出血发病急、进展快,但并非毫无征兆。以下六大症状,可能是脑出血的“求救信号”:
剧烈头痛:突发剧烈头痛,尤其是出血侧大脑。当小脑或脑干出血时,还可能伴随头晕。
呕吐: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,导致呕吐,常与头痛同时出现。
肢体偏瘫:内囊区出血压迫神经传导束,导致肢体无力或偏瘫。
言语不清:语言中枢受压,出现口齿不清、失语等症状。
眼底出血:视神经受压,引发眼部异常,如眼底出血。
嗜睡:神经受压影响生理活动,表现为过度困倦、难以唤醒。
守护大脑,从拒绝熬夜开始
脑出血的年轻化趋势令人担忧,但预防并不复杂。
规律作息:避免长期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,让大脑和血管得到充分休息。
控制血压: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,定期监测血压,避免情绪波动。
定期体检:尤其是有高血压、动脉瘤家族史的人群,应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。
健康饮食:低盐低脂饮食,多吃蔬菜水果,减少烟酒摄入。
四川蓝生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段海宇医生提醒您:健康无价,生命只有一次。切莫因贪图一时的放纵与“畅快”,而给未来埋下无尽的遗憾。从今天起,拒绝熬夜,守护大脑健康,别让脑出血成为你人生的“bug”! 若您或您的家人、朋友出现头晕头痛、肢体麻木、言语不清等脑部健康相关的危险信号,请务必提高警惕,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健康生活,从关爱大脑开始!
(来源:四川蓝生脑科医院)
推荐阅读:
首批已吸纳1665名行业内外优秀人才入驻 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正式启动
有“料”更有“效”!都江堰市教育系统教育宣传工作培训顺利举行
踔厉奋发战高考 笃行不怠向未来——新都二中高三百日誓师总动员